一、哪些中成药孕妇不宜用
1、清热类:
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祛湿等功效的中成药。如六神丸在孕早期服用可能引发胎儿畸形,孕后期服用易致儿童
智力低下等后果。而含有牛黄等成分的中成药,因其攻下、泻下之力较强易致孕妇
流产,如牛黄解毒丸、片仔癀、犀黄丸、败毒膏、消炎解毒丸等。
2、祛风
湿痹症类:
以祛风、散寒、除湿上痛为主要功效的中成药。如虎骨木瓜丸,其中活血之牛膝有损胎儿。类似的中成药,还有大活络丸、天麻丸、华佗再造丸、伤湿祛痛膏等。而抗栓再造丸则因大黄攻下、水蛭破血故孕妇禁用。
3、消导类:
即有消食、导滞、化积作用的一类成药。如槟榔四消丸、九制大黄丸、香砂养胃丸、大山楂丸等,都具有活血行气、攻下之效,故易致流产。
4、泻下类:
有通导大便、排除肠胃
积滞,或攻逐水饮、润肠通便等作用的成药。如十枣丸、舟车丸、麻仁丸、润肠丸等。因之攻下力甚强,有损胎气。
5、理气类:
具有疏畅气机、降气行气之功效的成药。如木香顺气丸、十香止痛丸、气滞胃痛冲剂等,因其多下气破气、行气解郁力强而被列为孕妇的禁忌药。
二、治疗产妇
感冒需注意什么?
首先要求正确诊断。因为产后发热原因很多,有生理性的,有病理性的,不能笼统地认为发热就是感冒。必要时可到医院检查确诊。
其次,产后不同于平常,古人有产后三禁的提法,即产后亡血伤津,要禁汗、禁下、禁利小便。我们知道,发汗是治疗感冒的基本方法,禁止发汗又该如何治疗产后感冒呢?历代医家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摸索出子一套用药规律可供参考。外感风寒之产后发热,不可发汗,只宜微辛疏解,药用荆芥、防风等慎投辛温发表之品,如麻黄、佳枝等。外感风热之产后发热,只宜辛凉清解、透邪外出,不可选用苦寒药物,如桅子、黄芬等,恐其化燥伤阴而克伐中州,影响乳汁的化生。如果血虚明显,头晕心慌,面色萎黄,舌质淡,脉细,也可在处方中加人养血之品,如当归、白芍、川芍等。
另外,哺乳期间禁用有毒之品,以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