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应酬、聚会,酒都是少不了的饮品。不胜酒力的人过后都会出现
头痛、
宿醉等后遗症,这时通常会尝试一些解酒秘方。但是很多人对解酒都存在着一些误区,那么解酒的误区都有哪些呢?
误区1、浓茶解酒
浓茶解酒等于火上浇油。酒精进入人体内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会使心跳加快,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速。当人醉酒时,这种兴奋作用会加剧转变为一种不良刺激。而茶叶所含的茶碱、咖啡因同样具有兴奋作用,这对醉酒人的心脏来说,等于火上浇油,更加重了心脏负担。酒后喝茶,特别是醉酒后饮浓茶,茶叶中的茶碱等会迅速通过肾脏产生强烈的利尿作用,这样一来,人体内的酒精会在尚未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时,过早地进入肾脏,从而对人的健康产生危害。因此,浓茶解酒的说法不但毫无科学依据,而且是极其有害的。
误区2、喝醋解酒
喝醋解酒加重黏膜刺激。人大量饮酒后,由于酒精对胃肠黏膜的严重刺激,使胃和十二指肠充血,胃酸分泌增加,同时促进了胰液的大量产生。此时喝醋,不仅加重对胃肠黏膜的刺激,更易诱发胃、
十二指肠溃疡或
急性胰腺炎等病症。
误区3、吃解酒药
不少解酒护肝的片剂、胶囊、茶等保健品被越来越多的人采用,以为这样就能不伤身,可反而伤得更厉害。因为各种解酒药的成分多数只是兴奋剂、维生素和氨基酸等,提供的只是安慰、清醒和缓解头痛的作用,本分解不了酒精,自然也不能解酒。长期大量喝酒必然伤肝。而且,肝脏的受损是不可逆的,目前任何一种药物都无法使之复原,解酒护肝产品就更不可能了。
误区4、强行催吐
酒要从消化道排出,具体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口,一个是肛门。一般人喝醉酒会
呕吐或者想吐,也不要尝试去压制这种反应,因为呕吐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它在为邪气寻找出路。此时我们要因势利导,把它吐出来。但也有些人喝醉时,并没有想吐的感觉,这时不要强行探喉催吐,否则可能会造成贲门撕裂或急性胰腺炎。这时候,我们可以服用一种促进胃肠动力的药如吗丁啉等。能促进含有酒精的食物迅速通过小肠,从而减少胃肠道对洒精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