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问大夫首页 >问大夫新闻> 医药新闻

复星医药2020半年报:营收140.28亿 净利润17.15亿元

发布时间:2020-08-26 09:30:04    文章来源:Insight数据库

文 | 微微阳
8 月 25 日,复星医药 2020 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402,816.46 万元,较 2019 年同期略有 1.02% 的下降净利润 171,471.02 万元,较 2019 年同期增长 13.10%。
/
一季度疫情因素集团业务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有序复工复产,二季度各项生产经营已恢复,二季度当季实现营业收入 81.48 亿元,较一季度环比增长 38.55%,较 2019 年二季度同比增长 9.47%。
/
报告期内,集团在中国大陆实现营业收入 995,698.73 万元,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实现营业收入折合人民币 407,117.73 万元,其他国家或地区收入占比为 29.02%。
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171,471.02 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30,434.79 万元,分别较 2019 年同期增长 13.10% 和 11.71%,利润增长主要来自于:
1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负压救护车及呼吸机等抗疫产品的贡献
2产品非布司他片优立通、匹伐他汀钙片邦之、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启程等收入保持高速增长,人用狂犬疫苗销量大幅提升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汉利康新增生产规模2,000L获批后销量快速提升,上半年实现收入 2.24 亿元,6 月当月收入突破亿元
3受益于法规市场的需求,控股子公司 Gland Pharma 保持快速增长
/
报告期内,本集团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共计 16.89 亿元,较 2019 年同期增长 25.02%其中,研发费用为 12.04 亿元,较 2019 年同期增加 3.55 亿元增长 41.81%。
/
其中制药业务研发投入为 15.41 亿元,增长 27.92%,制药业务研发投入占制药业务收入的 15.39%其中,研发费用为 10.59 亿元,较 2019 年同期增加 3.35 亿元增长 46.27%,占制药业务收入的 10.58%。
报告期内,药品制造与研发板块的研发投入为 154,118.92 万元,较 2019 年同期增加 33,636.38 万元,增长 27.92%,占药品制造与研发板块业务收入的 15.39%。
随着创新转型战略的不断推进,集团研发资源向生物药和创新药方向侧重,生物药管线布局也正逐步由生物类似药过渡到生物创新药。同时,在小分子药物研发上,自主研发和产品引进两大方式齐步并行,随着小分子创新药陆续进入临床阶段,研发投入也在稳步增长。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增长主要系本集团加大对生物药、小分子创新药和进口创新药的研发投入,以及增加对创新孵化平台的投入所致。
/
/
/
/
/
/
重要产品研发进展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已有累计 10 个小分子创新药产品包括 1 个改良型新药、11 个适应症于中国境内获临床试验批准,5 个小分子创新药、5 个适应症获境外临床试验批准。
ORIN1001 已于美国开展 I 期临床试验并获得美国 FDA 快速通道审评认证,SAF-189 已于美国获批 II 期临床试验,10 个单克隆抗体产品及 8 个联合治疗方案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超过 20 项临床试验
合营公司复星凯特的阿基仑赛注射液代号 FKC876,即抗人 CD19 CAR-T 细胞注射液已完成用于治疗成人复发难治性大 B 细胞淋巴瘤的中国境内桥接临床试验并被纳入药品上市注册审评程序。
报告期内,许可引进的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苏可欣用于择期行诊断性操作或者手术的慢性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成年患者已获批上市
Gland Pharma 共计 12 个仿制药产品获得美国 FDA 上市批准。
截至报告期末,已有 3 个 Gland Pharma 的产品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注射用右雷佐生、唑来膦酸注射液报进口注册上市申请IDL,3 个 Gland Pharma 的产品注射用唑来膦酸浓溶液、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注射用替加环素报进口注册临床试验申请CTA。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本集团已累计有 23 个产品通过或视为通过仿制药一致性,其中产品非布司他片优立通,规格:40 mg,80 mg及匹伐他汀钙片邦之于报告期内通过一致性,且优立通系通过一致性的同类产品在已通过或视为通过仿制药一致性的产品中,共计 11 个产品在三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招标中中标
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获 BioNTech 许可的用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 mRNA 疫苗BNT162b1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于中国境内开展临床试验,并已于 2020 年 7 月启动 I 期临床试验
复宏汉霖研发的注射用曲妥珠单抗欧盟商品名:Zerce
ac®,中国境内商品名:汉曲优已获批于欧盟及中国境内上市销售。
预计这些在研产品、许可产品及通过仿制药一致性并中标的产品将为本集团后续经营业绩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 class= >*声明:本文由入驻新浪医药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医药立场。
【申明:此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2393136441@qq.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最新新闻

推荐医生

更多医生

推荐医院

更多医院

相关疾病

更多疾病

问答

更多咨询

知识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