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问大夫首页 >问大夫新闻> 权威科普

心脏疾病找上门?可能与这几点有关

发布时间:2020-12-11 14:56:46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日常生活中,引发心脏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人们在生活中如果不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控制,可能会大大增加患上心脏疾病的风险。那么,这些危险因素具体包含哪些?大家又应该如何避免呢?暨南大学附属第 一医院心外科副主任医师陆华表示,日常生活中注意三点,可以降低患上心脏疾病的风险。
陆华介绍,引发心脏疾病的危险因素中,有些是可以控制的,有些是不能控制的。无法控制的危险因素包括家族史、种族、性别、年龄等。其中,男性相对女性更容易出现心脏疾病。
对于那些无法控制的危险因素,每个人都束手无策,但还有一些可控的危险因素,是大家可以想办法避免的。这些可控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缺乏体力活动等。
“其中,吸烟是导致血管狭窄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的人发生心脏疾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倍。”陆华介绍,另外,糖尿病人同样也是心脏疾病的高风险人群,因为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微小血管的病变,明显增加心脏疾病、脑梗塞的风险。因此,如果患有糖尿病,控制好血糖是降低出现心脏疾病的基本。需要注意的是,合并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人,出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增加2倍。
对于不能控制的危险因素,需要做好监控,如家族病史而对于其他可控制危险因素,则要尽量用恰当的方法控制住,这样可降低患上心脏疾病的风险。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才能降低患上心脏疾病的风险呢?陆华支招如下:
1.要保持血压和胆固醇在正常值
2.控制好压力
3.拥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吃健康的食物和规律的运动,吸烟人士尽量戒烟。
【申明:此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2393136441@qq.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最新新闻

推荐医生

更多医生

推荐医院

更多医院

相关疾病

更多疾病

问答

更多咨询

知识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