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问大夫首页 >问大夫新闻> 医药新闻

国家集采落选 知名药企回应了

发布时间:2020-08-22 09:30:12    文章来源:赛柏蓝

据了解,本次国家集采二甲双胍缓释控释剂型的首年约定采购量计算基数超过16.3亿片,二甲双胍口服常释剂型两个规格的首年约定采购量计算基数高达46.6亿片,其采购量之大毋庸置疑。
据米内网数据显示,二甲双胍口服常释剂型0.25g,0.5g过评企业数有30家,二甲双胍缓释控释剂型0.5g过评企业数有17家。但按采购文件要求,每个品规多中选8家,中选难度及竞争激烈程度显然大于其他品种,死亡之组不言而喻。
据公示的拟中选结果,本轮二甲双胍的报价情况简直让人大跌眼镜,有企业报出不足申报价1/10的价格竞标。例如盐酸二甲双胍片,每片低至1.5分钱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每片低至6.8分钱。二甲双胍,已进入“以分计价”的时代。
第三批国家集采二甲双胍拟中选情况:
/
/
中选,只为活下去
在国家集采中,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大概意思就是小企业的产品,或者刚获批没市场份额的产品,通过低价策略打开市场。
有药企人士向赛柏蓝透露,在昨日的报价过程中大家几乎都是奔着地板价去的,二甲双胍口服常释剂型两个规格中,不少药企的报价基本都是亏本的,而且听说有企业报的低价居然是报错价了。
从各大业内媒体对于现场情况的,我们能感受到那种紧张的气氛。上述药企人士表示,二甲双胍的过评企业众多,有规模大、产品线丰富的知名企业,也有规模小、产品单一的小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小企业来说,它就是那个“光脚的”。毕竟为了这个产品通过一致性孤注一掷,耗费了企业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巨大的成本。刚过评就遇上国家集采,不知是幸运还是倒霉,但不管怎样,好不容易才拿到国家集采的入场券,为了企业能继续活下去,只有先中了标再说。
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19年二甲双胍的市场规模高达54.7亿元,在巨大的需求下,近年来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虽然2019年增长率较2018年稍有下滑,但增长率仍高达19.22%。
/
数据来源:米内网
巨大的市场吸引着众多药企都想来分一杯羹。毫无疑问,随着二甲双胍进入国家集采,二甲双胍的市场格局将再一次重构,未中选的企业也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未中选品种,怎么办?
关于未中选之后何去何从的问题,有一个产品一提。百洋制药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Ⅲ,是国内中美同销的渗透泵控释剂型二甲双胍,于今年年初在国内获批上市。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百洋医药集团董事长付钢对赛柏蓝表示,百洋的二甲双胍属于三类新药,跟其他仿制药其实不在一个类别,其采用的是的渗透泵控释。缓释片ⅠⅡⅢ,难度都不一样,若混在一起竞价,对于像高成本、高附加值、剂型优势明显的药品来说,确实很难。
付钢认为,对于二甲双胍而言,在零售渠道依然有很好的发展机会。就百洋而言,除了将响应国家号召,还将利用百洋强大的药店营销网络,以及消费者和患者的服务能力,让渗透泵二甲双胍通过线上及零售渠道来更好地发展市场。他表示,有很多其他企业的产品,其实都有这样的需要,也应该把握这样的市场机会。
此前,有曾对赛柏蓝表示,通过一致性的仿制药和原研药同台竞技,如果竞价过于激烈,降价幅度过大,原研药厂家有退出带量采购的可能。
从本轮国家集采来看,对于大多数原研药企来说,都选择了退出。例如西地那非、二甲双胍,原研药企都放弃竞标。
对此,付钢表示,对于原研的品牌药来说,由于用药习惯及消费的差异,不少老对原研药的需求仍在。一些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原研药,未来其在零售的品牌溢价还是有的。
他认为,集采对行业流通带来的冲击可能比一般人想象的还要严重,由于药品价格下降幅度特别大,将导致一批原研药退出医院市场。从这个角度看,医院作为处方药销售主渠道的功能也在迅速地弱化,药品销售主渠道将从医院向药房转移,这是一个巨大的渠道变革。
因此,积极发掘集采之外的市场,如零售终端、互联网销售渠道等,将成为集采未中选品种接下来重点布局的方向。
【申明:此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2393136441@qq.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最新新闻

推荐医生

更多医生

推荐医院

更多医院

相关疾病

更多疾病

问答

更多咨询

知识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