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问大夫首页 >问大夫新闻> 两票制

虚开发票为什么在药品两票制后更猛了

发布时间:2020-10-27 11:46:47    文章来源:wendaifu.com

据国家税务总局查询,在2020年一到四月,共有42家药企、15家医疗器械企业、83家CSO企业因虚开发票、偷税等税务行为被查。
虚开发票企业中,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企业数量多,约占七成,虚开普通发票的企业约占三成。其中,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药企中,湖南爱一百医药有限公司处罚重,创下了近期的行业之。
“两票制”来背锅?
两票制的执行,意味着在过往流通领域中代理商、经销商、配送商的角色将被压缩成一个。在整个流通环节的压缩过程中,多票、过票、挂靠、避税行为将大大减少,利润更为透明。
不过从目前来看,两票制并未从本上解决药企销售费用过高的现象。据健康界查询,目前A股300家医疗健康类企业中,有264家在2019年的销售费用反而高于2018年。其中,三分之一的医疗保健企业近三年的销售费用翻倍。
因为“两票制”的存在,很多药企把曾经分散给各级经销商的“手段”都转移到了自己身上,亲自上阵。很多药企开始自己做药品推广、运营、宣传等,相应的销售费用就会上涨。
“很多上市药企的销售费用占比连年升高,原因之一就是按照原有的渠道,钱给不出去了,只能划在公司的销售费用项下。”致通振业税务事务所所长李记有曾对媒体表示。
因为销售费用的上涨,就有了企业铤而走险,选择虚开发票。具体原因为:两票制改革的实施使得药品销售环节的销售费用包含回扣、返利等无法像过去一样通过多次开票进行消化和利益分配。无法合法抵扣的中间销售费用,使得大多数医药企业增加了税务风险,进而虚开发票。
因此,为了使利润率不受影响,许多医药企业会选择铤而走险,以其他各种形式进行虚开,这也是药企虚开发票的重要原因。
药价为何依然居高不下?
销售费用持续提高,继续导致了药价的居高不下,究其原因,在于药品定价及利益分配的既有模式。在现有模式之下,医疗机构仍然按中标价结算付款收取发票,而在药品定价方面,现行体制下药品是由国家统一定价,但是在定价过程中会参考有关制药商、代理商以及的意见。
因而在此过程中,销售代理商也会想方设法把药品定价抬高,体现在发票上就是“高开”,以此实现把销售过程中的营销费用包含回扣、返利等和利润加入到药品价格之中,从而导致药品价格居高不下。
但是现在可以看出的是,“两票制”乃至“一票制”本来是为了解决药价虚高的重要手段,现在并没有促进药价的下降,反而促进了药价的居高不下,从而形成**循环,这也成了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集中采购能否缓解?
健康界采访了多个行业,其中带量采购是多位受访者提到的热词。在国家带量采购落地之后,在有量保证的前提下,药价直奔“地板价”。药品价格的急速下滑,不仅对药企来说是一次考验,对靠赚中间差价生存的代理商而言,更是一次生与死的抉择。
随着药价不断下降,代理商的利润空间会越来越小。很多代理商会面临这个问题——原来很赚钱的品种,一旦进了国家带量采购空间极少或者全无,这种情况下,那些小散乱的代理商是坚持不下去的,终的结果只有出局。中小型代理商出局,整个赛道存活的企业也就属于强者,这些企业未来在参与带量采购时,一旦自己的品种中标,自然也就不需要极大的销售团队来支撑,那么这些企业虚开发票的动机也就不在存在。
药企转型合规化营销
目前很多的医药企业都是“问题大户”,尤以CSO合同销售组织企业为甚,这种模式的企业在药品的营销和销售方面多以化见长,其存在的价值不言而喻。然而,部分投机者利用不合规的手段进行市场操作,这也引起了国家监管部门高度重视。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史立臣便告诉健康界,目前CSO企业中存在大量明显的不合规情况。“虽然CSO公司的注册名称没有规律,据相关行业的统计,高峰时期CSO企业超过10万家,到2018年大约有7万家,现在剩不到6万家了。核查账目如果深究,对CSO行业的影响绝不小于药企。”史立臣强调。
民生药业产品战略总监、风云药谈撰稿人张廷杰也对健康界表示,转型合规化营销的企业可以学习做得好的企业的做法寻求财税部门“化”指导与地方政府充分沟通,寻求政策支持制定逐渐完全合规化的时间与计划表多走一步,即使多走半步也好,使自己的合规化营销方式及严谨性走在其他企业前一步此外,以时间换空间,通过正规化推广逐渐减少“带金销售”。
事实上,药企虚开发票被罚在业内已行之有年,不过自2019年6月财务部加强药企税务监管以来,各地税务局便开始严查药企税务,不少涉及虚假销售费用、虚开发票、偷税漏税的企业以身试法,终究自食恶果。在越加严苛的监管环境下,违法代价越来越重,违法违规行为终将得不偿失。
【申明:此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2393136441@qq.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最新新闻

推荐医生

更多医生

推荐医院

更多医院

相关疾病

更多疾病

问答

更多咨询

知识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