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问大夫首页 >问大夫新闻> 哈尔滨心血管医院

轻度脑梗塞怎么治疗 脑梗塞发作时候家人如何急救!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告诉你

发布时间:2020-12-20 08:34:34    文章来源:哈尔滨心血管医院

一、如何治疗轻度脑梗塞
早期发现轻度脑梗是患者不幸中的幸事,因为药物干预还不算晚,只要坚持用药,完全可以防止轻度脑梗发展为重度脑梗。首先要防止脑梗的进展和复发,改善脑梗的症状,医学上称为科学的二级预防。
饮食注意事项:脑梗塞通常是由饮食和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因此,在被诊断为轻度脑梗时,要听从医生的建议,及时接受治疗,改善饮食和日常生活作息,改掉一些不良习惯,便于治疗。
查疗程,梗死有复发的特点,所以需要一段时间的治疗,不只是疏通,而是一段时间的治疗。情况稳定后,结合饮食和运动疗法,不能为了省钱等因素而短暂治疗。
情绪的维持和预防,因为梗塞是一种慢性病,所以在处理的时候要有长期控制的打算。患者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有助于降低复发率,进而在饮食、运动等方面进行预防。
二、发生脑梗塞时如何对家属进行急救。
及时在家中抢救并妥善处理,对脑梗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脑梗患者居家急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病人突然发病后的恐慌和紧张。保持冷静,让病人平躺在床上,尽快联系医院或急救中心。
2.脑梗可分为出血性脑梗和缺血性脑梗。诊断不清的时候不要用药,因为不同类型的脑梗用的药是不一样的。
3、掌握正确的处理病人的方法。首先,不要急着把病人抬离地面。尽量2~3人同时将病人放在床上,头部略抬起,避免震动其次,松开患者的衣领,取出假牙。呕吐患者应把头转向一侧,以免因呕吐物堵塞气管而窒息第三,如果有抽搐,可以用筷子或小木条将纱布包裹在上下牙之间,防止咬到舌头当患者出现气短、咽痰等症状时,可将塑料管或橡胶管插入患者的咽喉,从另一端通过口腔将痰吸出。
4.在送往医院之前,尽量减少移动病人。转运病人时,要用担架抬。如果你把病人从楼上抬下来,头向上,脚向下,这样可以减少大脑的充血。在去医院的路上,家属可以用双手轻轻托住病人的头部,避免头部磕碰。
5.对于深度昏迷、呼吸不规律的危重患者,请先让医生在家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送医院。
6.大部分缺血性脑梗患者都是有意识的,要防止过度悲伤和焦虑。这时,应该允许病人静静地躺着,安慰病人。同时做一些肢体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压进一步下降,加重缺血。
三、轻度脑梗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轻度脑梗是脑梗的一种特殊类型。在高血压和动脉化的基础上,大脑深部的小动脉被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范围一般为2-20毫米,常见的为2-4毫米。临床上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约3/4的患者无局灶性神经损伤症状,或轻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轻度头痛、头晕、头晕、无反应等症状。
轻度脑梗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1头颅X线片上颈内动脉虹吸部有时可发现钙化影在梗死范围较大的患者中,中线波移位可能发生在发病后2-3天,持续约2周。这是诊断脑梗塞的常用方法。
2脑血管造影能发现动脉闭塞或狭窄的部位,脑水肿引起的血管受压、移位和侧支循环,对脑梗的诊断非常有利。
3脑CT、MRI能显示脑梗的部位、大小、周围脑水肿及是否有出血迹象,是诊断脑梗可靠的无创方法。
4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和血压监测是诊断脑梗的常用方法,可提供原发疾病的体征,如高血压和不同类型的心脏病。
第四,脑梗塞是否可以遗传。
脑梗是指由供血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这种病不遗传,患者和朋友不用太担心。脑梗以前叫脑梗塞,也叫缺血性中风。常见的临床类型有脑血栓、腔隙性脑梗、脑栓塞,脑梗占所有脑卒中的80%。
与之密切相关的疾病有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各种动脉炎、休克、血压快速和过度下降等。临床表现为突然晕厥、意识不清、偏瘫、言语障碍和智力障碍。脑梗不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巨大威胁,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痛苦和沉重负担。
脑梗作为一种突发性的脑部疾病,在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坏死的程度因血栓的位置和大小而异。多见于45~70岁的中老年人。发病较急,无前驱症状。局灶性神经体征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达到峰值,大多数表现为完全中风。
治疗原则是尽快改善脑缺血区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急性期尽量卧床,加强皮肤、口腔、呼吸道、尿液、尿液的护理,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如果发病48~72小时后不能自行进食,应给予鼻饲流食,以保证营养供应。
【申明:此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2393136441@qq.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我要咨询 预约挂号

相关疾病

更多疾病

问答

更多咨询

知识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