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诊进行时|癫痫病友**知道的就诊技巧,帮你把握机会赢得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04 10:18:45 文章来源:西安中际中西医结合脑病医院
会诊进行时|癫痫病友**知道的就诊技巧,帮你把握机会赢得健康!
癫痫患者的求医就诊其实还真是一门学问的,学会和医生良性互动,对于提高诊治**具有重要意义。当下正值北京癫痫**、中德友好医院万学副教授来院会诊,为了帮助患者朋友更好地把握每一次会诊机会,现将癫痫患者就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分述如下:
01就诊前准备
发作观察
病友家属仔细观察发作形式,尽可能用手机、相机或者摄像机等将病友的发作录下来,这样对于诊断非常有帮助。录像时要注意,尽量光线充足,晚上应该开灯,病友家属不要遮挡病友,摄像过程中要包括病友全身整体情况、面部以及发生癫痫发作的主要部位比如抽搐的肢体的清晰影像。病友发作时,旁边的亲属**要镇静,尽可能观察病友的发作情况,包括眼睛是否凝视、向哪个方向,头是否扭转、向哪个方向,脸色是否发青、发白、是否口周发紫,是否吐沫或者唾液增多,肢体有无僵硬、抽搐、是否对称,有无大小便失禁。发作后是否非常疲劳、困倦, < />
肢体是否无力对称还是不对称,有无呕吐,刚发作后是否说话口齿不清等等。如果病友是成年人或者青少年,发作时意识未**丧失,发作后应尽可能记录下:发作刚开始或者即将开始时的所有感受或者异常动作、行为等。
辅助检查准备
在具有脑电图技师和癫痫**医生资质的医疗单位做,因为阅图者的能力和经验很重要。同时应要求脑电图室尽可能多打印一些原始图,尤其是清醒时的背景、发作时的以及当地医生认为有异常的图,这样可以方便其他医生自己看图。脑电图应该是包括清醒以及至少一个完整睡眠周期的图,而且是非药物诱导的自然睡眠。
多数癫痫患者就诊时需要进行血液方面的检查,包括肝肾功能、血常规、电解质以及血糖等检查,因此,就诊时尽量空腹,另外,有的患者需要查血药浓度,所以在复诊时早上先别服药,带上药片,待抽血后再服药。
02就诊时注意事项
如何说病情
家属或目击者应尽可能向大夫仔细描述病友发作的情况,尤其是发作即将开始或者刚开始的情况,比如是否有异常的感觉、动作或者行为,开始出现抽搐的身体部位等,描述发作时的情况,可参考上面的观察发作部分。还要反映癫痫相关的共患疾病及生活情况,比如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是否还正在使用其他药物儿童小病友的学习情况,成人病友的工作情况是否有其他精神行为异常是否有睡眠障碍
总体原则,**要尽可能让医生充分了解你的所有想法,同时听清楚医生的所有医嘱。
复诊时,还要详细叙述,自上次就诊以来病友发作演变情况以及神经精神行为方面的其他任何变化,是否有药物不良反应等。
就诊时材料准备
带齐所有的既往就诊资料,包括脑电图的详细图、头颅磁共振或者CT片子、所有的化验单、病例本,以上资料放在袋子里平放,不要卷曲方便医生看。
听清医生所有的医嘱
就诊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听清楚医生的所有医嘱,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要问清楚,切忌自以为是,造成治疗差错。
03复诊注意事项
总体原则,**要遵医嘱、勤记录、定期复诊。
01遵医嘱
拿药后首先就是核对药物和剂型是否正确。仔细阅读说明书,如有不理解的重要问题,可以返回诊室询问接诊医生。
02观察治疗成效和不良反应
养成记日志的好习惯,主要是记录病友发作的情况,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其他发生变化的情况,比如睡眠、学习、精神行为、饮食、体重等。按照医嘱,定期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
03定期复诊
一般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复诊即可。癫痫控制良好,没有发作者,可半年左右复诊一次。如果刚开始或者调整剂量,还未达到目标剂量,如果发作没有控制,但是也没有加重,则应该按照医嘱继续加量、观察如果按照医生医嘱治疗,发作不断加重、出现新的发作或者出现不良反应比如皮疹、肝功能损害等,则应该提前复诊。如果出现**进展或者严重不良反应,尤其是药物过敏出皮疹等或者严重肝功能损害的话,应该尽快就近诊治,因为这些不良反应可以进展很快,少数甚至可以危及生命。
04
复诊时注意事项
病历资料:带齐所有的既往看病资料,尤其是既往看病的病历本和脑电图。
辅助检查:一般需要复查好血常规、肝功能,必要时复查血药浓度,如果医生另外有医嘱则遵嘱执行。
脑电图复查:如果已经连续2 年没有发作,复诊前**要复查一次长程脑电图4小时,包括清醒期和睡眠期的。如果发作增加,而且近期3 < />
月内没有做过脑电图,复诊前复查一个长程脑电图4小时, 包括清醒期和睡眠期的
【申明:此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2393136441@qq.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